血管瘤为何要早发现早治疗?大多数患血管瘤的家长都会有一个疑惑,不是说血管瘤能够自行衰退么?为何还要早发现早治疗呢?上海胎记医院的医师介绍,之所以血管瘤要早发现早治疗,是因为并不是所有血管瘤都会自行衰退。
1、毛细血管瘤,包含草莓状血管瘤及葡萄酒色斑。多见于婴儿,大多数是女性。前者为出生时或出生后前期出现的皮肤红点或小红斑,逐步增大,红色加深并拱起,高出于正常皮肤外表。后者大多数为不高于皮面的红色斑块;二者的共同点为瘤体边界清楚,压之可稍退色,释手后康复红色。有些加压后可褪色,压力免除后很快康复原色。
2、海绵状血管瘤 病变主要在皮下软组织,因方位较深,不易发现。病人常因发现一个无痛的软性包块而就医。肿块可大可小,有些拱起,并常随体位变化而变化。接触肿块像摸海绵,可压缩,松手后渐渐重新胀起。外表皮肤能够是正常色泽,也可微紫蓝色。常需凭借穿刺来确定确诊。
3、淋巴管瘤,淋巴血管瘤,病损为边界不清,是由扩大的及内皮细胞增生的淋巴管和结缔组织所共同构成的先天性良性肿瘤,内含淋巴液、 淋巴细胞或混有血液。皮下组织肿块或弥漫性肿胀,质软,硬度如脂肪瘤。除非伴有血管瘤,通常外表无色彩变化。
4、蔓状血管瘤,又称动静脉血管瘤,除了具有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表现外,因其病理特点是动静脉沟通丰富,通常有较粗口径的动脉,所以肿块接触常有搏动感。
5、混合状血管瘤,指同时存在两种病理类型成分的血管瘤。其临床表现视占主要成分的病理类型而定。
上面有关血管瘤的分类中,只要草莓状血管瘤是可能发生自行衰退现象的。并且,现在不仅不清楚哪些草莓状血管瘤有可能自行衰退,并且草莓状血管瘤在衰退过程中甚至有可能发生一有些衰退,而另一有些却没有衰退的状况。